起因
凌晨5点,我看到一部电影,电影的名字叫做《乘船而去》。里面有一位患了脑癌的母亲,当这位母亲得知自己可能救不活,这位母亲很坦然的拔掉了医院的输液管,想着就算死也要死在家里边。
这位母亲有一儿一女,儿子想的是,要让他母亲能够快乐的度过余生,这总比躺在ICU插管子有意义。而女儿坚持要继续抢救。
我在10多岁的年纪,我妈妈以前也得了一场重病,也差点离我而去,所以我就在想,如果我以后遇到这类问题。那么我该怎么处理和面对呢?怎么做才是对父母最好、最有利的决策?所以才让我想要写下这篇文章
我的小舅舅
这里我需要提到一个人,他是我的小舅舅,一个留着平头,万事都喜欢省着花钱的人。他一生的花费主要都是围绕了一个字,省!想着给子女买房,想让外婆过上更好的生活,一直舍不得花钱;平常唯一花钱的地方,或许就是抽烟了。吃饭的理念是只要能吃饱,吃什么不是吃。
小时候,每次去到他家走亲戚,我都会看到他和我爸聊天,因为他们都是建筑工人,经常会在一起聊天,看看有没有哪个工地好做,下一年可以一起去赚钱。
他们2个人都是烟民,每次聊天都会抽烟,但小舅舅抽烟有2个习惯,我在其他烟民身上很少看见。第一个习惯是每次抽烟都会抽到海绵位置,每次都会闻到海绵被烟丝烧出来的那一股难闻的味道。第二个习惯,每次抽完烟都会把烟头放在脚底下,用脚尖踩住,扭动脚踝把烟头上面的火星踩灭,踩灭之后还是再三确认是不是真的灭掉了,生怕这个烟头没灭造成什么其他问题。
就在几年前,我从我爸的口中,知道小舅舅得了胃癌,还是晚期。期间在医院治疗期间花了超级多的钱,小舅舅打工这么多年存的钱、亲朋好友一起凑的钱、水滴筹好心人捐的钱,这些钱在治疗癌症的面前,都会显得十分杯水车薪。
治疗癌症,除了花钱非常多,还有一个很痛苦的点,那就是病痛对人身体上的折磨。在开始治疗到结束治疗,小舅舅的身体也以极快的速度垮掉,整个过程我并没有待在过他的身边,但在后面我看到他最后一张照片的时候,我才发现,一个人可以被病痛折磨到这种程度,已经瘦到完全皮包骨头,连站起来拍最后一张照都已经无法做到。
整个治疗过程花了80多万,小舅舅积攒了十多年的积蓄就被一场病痛给全部带走了。
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死亡,带给了我非常多以前从未考虑过的事情。第一次感受到人在疾病面前如此脆弱,奋斗一生所积蓄的财富,也不过是疾病面前的一点点开胃菜。
如果我父母得重病,我会怎么办?
如果抢救生还的概率高,那就治疗。如果救回来的概率太低,我会更加倾向于直接不治疗,直接想干啥就干啥,满足好父母最后的一些愿望。
因为治疗在我看来用处不大,我们的身体就像冰淇淋,一旦冰淇淋掉到地上受到损伤,是没有办法再恢复原样的。人的身体也是一样,只要被疾病破坏过,再怎么修复,身体的也是大不如前。
其次就是得了重病之后的治疗,本身的治疗过程也会非常痛苦。各种输液、止痛、麻醉、开刀……不间断折磨人,受这么多苦也只能换回一个残破的身躯,反倒不如把这些苦难给更换为最后一段开心快乐的时光。
提前关心父母
说了前面我在父母得重病情况下的决策,我其实更想说的是,人一生无法避免死亡,更多我们作为子女的,可以在父母还活着的时候,给予更多实际的帮助。
这里我想过,给钱帮助只能解决最基础生活问题,再多的钱也不能让父母真正开心。我现在能做的,可能更多是时不时打个电话过去嘘寒问暖,让父母感受到还有人在挂念他们,思念他们,愿意和他们分享我生活中遇到的开心的事,不开心的事。
这也是我在工作之后才明白的道理,一个人在社会中被冷落,没有人关心才是真正的绝望,这种绝望是再多的钱都无法所解决的。
把看病的花费前置
我的小舅舅就是一生存的钱,都因为一场病全部没了。那我就在想,这笔看病的钱或许能够换一个方式花掉。如果把小舅舅看病的80万,留一部分钱提前花掉,用于健康的检查和补充营养或许会更好。
对应到我这里,每年给父母买上一些维生素,补充他们身体上所却的营养,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体质。这里每年可能需要花个几百块,但相比于一场大病的钱,这个每年的几百块就会显得微小。
后面带他们去医院及时体检,把一些隐患提前去除掉,不仅能够减少病情恶化后的花费,也能减少身体所承受的病痛程度。